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·下半月》 > 2011年第12期
编号:12146444
合理运用心理学 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12月1日 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·下半月》 2011年第12期
     〔关键词〕语文教学;赏识;竞争;自信;成功

    一、进行赏识教育,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

    心理学家说“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”。只有被教师肯定,得到教师的赏识,学生才会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,正所谓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。当然,赏识教育也具有针对性、客观性和时效性。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状况,进行合理表扬。譬如,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一般,每次语文考试基本都在六十分左右,那么一旦有了一点点进步,哪怕考了65分,也应该得到表扬,因为语文学习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客观性就是指表扬时要实事求是,要有事实根据,不能将“你真棒”“好样的”随便说出口,而是要告诉学生,他到底哪里好、什么事做得棒,让学生得到表扬时心里感觉到确实是那么回事,这样的赏识才会触动学生的内心。时效性是指表扬一定要及时,要“趁热打铁”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3360 字符